冉扰网 > 历史 > 正文

​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其家族 汉武帝为何要那么做

2024-04-11 04:13 来源:冉扰网 点击:

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其家族 汉武帝为何要那么做

还不知道:卫青和汉武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了其整个家族?

公元前91年,汉武帝以龙卷风卷残云的速度清理掉了当时汉朝最大的外戚势力,卫家。

此时,距离卫青去世,已经17年了。

为了清理得更彻底,在这次清理中死的人包括但不限于:

卫青的姐姐,皇后卫子夫;

卫青的外甥,汉武帝的嫡长子,太子刘据,以及刘据的儿子全家;

卫青二婚老婆平阳公主的孙子,汉武帝的亲外孙,曹宗;

卫青另一个姐夫,当朝丞相公孙贺的一家也被灭门。

可以说,古往今来,自绝三族的帝王,有且仅有汉武帝一人。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汉武帝对于外戚势力的忌惮。

外戚当权,西汉王朝的顽疾

西汉自建立以来,外戚专权就是朝廷政权问题的重灾区。

刘邦死后,吕后成为西汉的实际话事人,在大肆封赏吕氏外戚的同时,不断打压刘氏宗亲。

好不容易,吕后归西,功臣集团联合刘氏宗族将吕家势力清除殆尽,政权终于再次回到了老刘家手里。

但是,外戚当权就像一个魔咒,一直盘绕在西汉朝堂。

到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扶持窦氏外戚干政,而到了汉武帝登基,不仅有窦太皇太后,他的头上还有母亲王太后,以及自己的丈母娘馆陶大长公主。

汉武帝在位54年,完成了西汉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一改西汉初年对匈奴和亲的怀柔政策,用武力直接横扫匈奴,一直把他们打回了漠北平原。

然而,我们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帝王,他的早年却和一个“妈宝”一样,生活在一堆女人的把控中。

说到把控汉武帝的女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母亲王娡。

王娡本是一位已经嫁了人的小姐姐,因为她妈妈听算命地说:你家中女儿以后一定显贵,就动了心思。

而这算命的也没说是哪个女儿,于是妈妈就将已经嫁人的王娡和她妹妹一同送进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宫中。

臧兒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之,曰两女皆当贵。因欲奇两女,乃夺金氏。金氏怒,不肯予决,乃内之太子宫。《史记.外戚列传》

在刘启继位不久,王娡便生下了刘彻,虽然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但是他是汉景帝登基后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左右也靠上了个“第一”。

有了儿子,王娡开始为儿子谋划未来。刚好馆陶公主和栗姬商量让自己女儿陈阿娇和栗姬儿子,当时的太子刘荣定亲的事给谈崩了。

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史记》

于是王娡抓住机会,教年仅四岁的刘彻,奶声奶气地去和馆陶公主说:“要是能娶上阿娇姐姐,我一定给阿娇姐姐修黄金做的屋子住。”

于是,我们的课本上就有了“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同时,汉武帝刘彻和陈阿娇也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之后,凭借着长公主强有力的支持,刘彻挤掉栗姬母子,登上太子的位置。

正是这个原因,汉武帝在即位初期,面对馆陶公主的各种要求,也只能一一应允。

不仅如此,就是汉武帝稍微表现出对皇后母女有一些不满,也会遭到自己母亲,王太后的训斥。

除此之外,汉武帝年幼时期,皇宫里权利最大的女人便是他的奶奶,窦太后。

老太太从汉高祖时期宫中的一个宫女,一路摸爬滚打到如今的太皇太后,什么风雨没见过。

即使后来眼睛瞎了,在朝堂上下也多的是眼睛和耳朵。

汉武帝即位后,本想做点事儿,提拔了一批儒生,最后却被太皇太后一一否掉,还被贴上了一个胡闹的标签。

索性,汉武帝将窦婴为代表的太皇太后外戚和田蚡为代表的王太后外戚势力都提拔上来,让他们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别说,没多久,窦婴和田蚡还真的被太皇太后双双拉下马来。

直到公元前135年,这位人生贯穿了汉朝四代后宫的老太后终于寿终正寝,汉武帝总算有了一点自己的话语权。

青少年的经历让汉武帝对于“外戚”这个角色相当的忌惮。

后来只要外戚有上位专权的苗头,汉武帝就警惕地一定要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除了诛杀卫氏集团,他还在死前,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以免子弱母强,太后当权的事情再次发生。

所以,对于卫氏如此强大的外戚势力,清除他是迟早的事。

那么,卫氏集团如此强大,为什么还能在汉武帝统治的一大半时间里,平安存在呢?

或者说,卫家从根本上就是汉武帝自己扶持起来的外戚势力,他又为什么要纵容这股势力变得如此强大呢?

这还得从卫氏的兴起来说。

平阳公主家奴,卫氏的发家史

卫家最早只是平阳侯府的一个奴仆家庭。

因为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后,全家脱了奴籍,就连私生子郑青也急忙将自己的父姓改掉,改为随母家姓卫,也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大将军卫青。

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传》

卫子夫入宫起初并不得宠,一年后,借着汉武帝裁撤宫女的机会,卫子夫再次见到汉武帝,并和薄太后一样,一幸得孕。

这使得专宠十多年没有怀孕的皇后陈阿娇开始慌了。

为了打击卫子夫,汉武帝岳母馆陶公主将当时已经在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抓来,想要以儆效尤,给卫子夫点颜色看看。

但卫青人缘好,被好友公孙敖带人从大牢中捞了出来。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借题发挥,将卫家上下,狠狠地提拔了一次,算是用来对抗丈母娘的专横。

当然,这时候的卫青还是很稚嫩的。

汉武帝将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各种兵法朝政。

而卫青的学习能力远远超出了汉武帝的想象,十年后,当汉武帝准备和匈奴大干一场时,卫青帮上了他的大忙。

横扫匈奴,卫家的疯狂崛起

汉武帝乃一代雄主,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彻底解决和匈奴问题。

至少也要帮匈奴人好好搬个家,比如搬到欧洲去就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公元前129年,宰相田蚡已死,陈阿娇的皇后也被废了,压在汉武帝头上的外戚势力基本瓦解,面对匈奴的挑衅,汉武帝决定,反击!

因为朝中老臣多是主张和亲的,所以,在挑选将领上,汉武帝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最后,定下了以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四人为将军的四路大军,向匈奴进攻。

李广是从汉文帝时期就和匈奴干架的老将军,公孙贺也是跟随父亲上过战场的,唯有卫青和公孙敖两个,是纯纯的菜鸟属性。

朝堂上,大家对卫青和公孙敖能够被任命为将军出征都颇有微词,都在歪歪,汉武帝用人唯亲。

然而,等战报回来的时候,众人却傻眼了!

公孙贺在草原上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匈奴人,带着部队无功而返;

公孙敖不出意外地,出门就迷路了,而且运气背地还遇见了一支强劲的匈奴骑兵,被打掉了70%的兵力;

最有希望获胜的李广,在这次作战中,被匈奴人给活捉了,靠着装死和个人高超武艺,最后才从匈奴人手里逃了出来。

而菜鸟卫青,却在这次作战中,一战成名。

他不仅在草原中和匈奴骑兵打了一场遭遇战,还一路追袭,狂奔2000多公里,将部队开到了匈奴人重要的宗教圣地——龙城。

虽然,卫青这次只是斩首了800人,但是相比其他三路军的战果,卫青这边给汉武帝大大地涨了脸面。

回来后,卫青就被汉武帝封为了关内侯。

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

之后,卫青成为了汉武帝对抗匈奴的一把利剑:

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军突袭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被封为长平侯。

公元前124年,卫青夜袭左贤王,打得匈奴左贤只能带着宠妾连夜骑马逃命,卫青官拜大将军,三个儿子也分别被封侯。

公元前123年,卫青带着自己侄儿霍去病再出定襄,除了大部队重创匈奴单于主力外,霍去病还带领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斩首2000多,并擒获一众匈奴王室成员。此战后,霍去病被封冠军侯,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兵两路,完成汉朝对匈奴的最大规模战役,漠北之战。此后,“漠南无王廷”。

但是,到漠北之战时,汉武帝已经发现,卫青这个军事奇才,即将渐渐超出他的掌控。

汉武帝将卫青的赏赐压了下来,漠北之战尽管功勋卓著,卫青的封地食邑都没有增加,最后只封了个大司马的虚名,还让他和外甥霍去病一起,共同管理日常军务。

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

很显然,卫青这股外戚力量,已经强大到了让汉武帝开始忌惮的地步。

尽管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但汉武帝还是有意提拔霍去病来分流卫青的权利。

朝臣们看到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封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顿时敏锐地get到了汉武帝的意图。

那些曾经没事就往卫青府上去拜访的官员门客,转而开始去霍去病那里蹲点了。

自是之後,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

可是,没过两年,正当汉武帝准备再次和匈奴干仗时,霍去病突然死了。

史书中没有记载霍去病是如何死的,估计是脑溢血心梗之类的突发疾病,但是,不管怎样,对汉武帝来说,霍去病的死,把他的计划完全打乱了。

不光是匈奴那边不能按计划出击,朝堂上,也再没有人能够和卫青的势力抗衡。

04敲敲打打,警告卫家

在霍去病死后的第二年,汉武帝便开始了对卫家势力的敲敲打打。

柿子找软的捏,首先倒霉的就是卫青的大儿子,卫伉。

汉武帝给他搞了个“矫制不害”的罪名,将他的爵位给收回。

所谓“矫制不害”就是假传圣旨,但没有造成损害。

当时的卫伉也就十来岁的娃娃,他有什么必要去假传圣旨呢?

况且,一般假传圣旨都是死刑,而卫伉只是削爵,明显是汉武帝为了敲打卫氏作出的一种态度而已。

之后几年,汉武帝又用“酎金不如法”的罪名,将卫青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的爵位收回,卫青的另一个姐夫公孙贺也以同样的罪名获罪失侯。

後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没有对卫家产生实质性的打击,只是对卫家的敲敲打打。

本着敲打两下也要给颗糖吃的原则,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让自己的姐姐嫁给了卫青,也算是给了他一个更加亲厚的身份。

但是,之后,汉武帝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对匈奴的战争。而与南方的战争,汉武帝也没有让大将军卫青再参与过。

这可以说是一种芥蒂,也可以说汉武帝希望扶持一批能够脱离卫青权势范围的将领,来制约已经野蛮生长多年的卫氏外戚势力。

卫青是多么聪明的人呢,司马迁给他的评价就是“媚上”。

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

汉武帝说往东,他是绝对不会往西的。

所以,面对汉武帝的敲敲打打,卫青表示,没有委屈,没有不甘,全盘接受。

并且,作为卫家的大家长,他也担负起了约束卫家各路旁系的责任。

在卫青活着的时候,大家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可是等到卫青死后,卫家就再也没有一个能挑起大梁的人了。

彻底清算,恩断义绝

卫青死后14年,姐姐卫君孺的儿子公孙敬声因为贪墨军饷被抓下狱。

公孙贺为了捞儿子,请旨去抓江洋大盗朱安世。

可人抓回来后,却被反咬一口,说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还用巫蛊诅咒天子,结果,公孙贺一家,就此灭门。

第二年,汉武帝继续派人查扎小人的事,结果顺藤摸瓜,一路摸到了太子家。

太子“不能辩”,害怕秦朝公子扶苏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于是拉起长安城内的部队,开始“造反”。

结果当然是兵败,除了太子本人,他的儿子媳妇们都被逼死,只剩下一个刚出生几个月的孙子,活了下来,侥幸成长为日后的汉宣帝。

皇后卫子夫在太子死后,心灰意冷,也随其去了。

同时被牵连的还有卫长公主一家(卫长公主嫁给了平阳公主的儿子),卫青的儿子卫伉,以及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

从汉武帝后来的反应来看,将卫家连根拔起,可以说是他多年谋划的一步大棋,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路杀过来,却搞垮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刘据。

于是,悲痛地汉武帝为太子刘据建立了望思太和思子宫,缅怀这个被自己误伤的亲儿子。

所有外戚,统统消灭

而卫氏外戚倒下了,其他外戚势力却前仆后继地袭来。

太子死后,李广利和宰相刘屈氂这对亲家就计划,将自己外甥,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刘髆推立为储君。

可是,汉武帝老是老了,霸道总裁属性一点没减啊!

我要立谁做太子,还轮得到你们这帮外戚来说了算?

所以,反手将刘屈氂制了罪。

正在出征匈奴途中的李广利听说汉武帝怒了,于是直接投降了匈奴人,没多久,也客死他乡。

随着外戚集团一波又一波地倒下,汉武帝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

然而,钩弋夫人太年轻,太有心机了,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太后临朝,外戚专权的现象,汉武帝随便找了个理由,将钩弋夫人处死。

从此,便有了“立子杀母”的规矩。

虽然这个规矩在汉代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在北魏时期,却搞成了一项基本国策。

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魏书》

后记

综上所诉,汉武帝要灭的并不仅仅是卫氏,而是所有会对皇权产生威胁的外戚势力。

卫氏作为汉武帝时期最为强大的外戚势力,必须在清算的首要位置。

而其他像李夫人、钩衣夫人这些外戚势力,也必须在汉武帝闭眼前一一清算干净。

因为卫青和卫子夫为人低调,汉武帝并没有在卫青死后,立马对卫氏家族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真正出手,是感觉卫氏的下一代已经不在掌控范围,他们开始藐视王权,藐视法纪。

所以,汉武帝不得不下手铲出干净。

即使太子刘据能够活下来,卫氏也必将遭受打击。

而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卫氏远亲,能够被保全下来,并且成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完全得益于他和卫青一样,对汉武帝的话,唯命是从。

哪怕在汉武帝死后,历经昭宣两帝,他依旧按照汉武帝的遗愿,将汉朝领向了一个汉武帝规划的航向上去。

可以说,在识人用人这一方面,汉武帝完全继承了汉高祖刘邦的优良基因,正是因为他的远见卓识,才让西汉在幼帝即位的情况下,依然走出了“昭宣中兴”的完美舞步。

尽管许多人会因为汉武帝在晚年的大开杀戒而对他颇有微词,但是,不得不说,他用自己的残暴,换来了之后西汉几十年的兴兴向荣。